2013-10-25

走出舒適圈迷思之一: 比你想的要簡單的多

高中畢業至今三年,我每年都會回到母校對高三學弟妹講述升學議題,大概從第二年開始,我漸漸把演講重心放在上大學之後的安排。三年累計下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不外乎是「如何走出舒適圈?」這個問題。



舒適圈(comfort zone)是近幾年才開始被熱烈討論的一個名詞,特別是在大學生的世界裡,這個詞常被廣泛使用。同儕之中,常常會看到有人出國參加國際志工、參加偏鄉服務計畫、到名校參加營隊又或者是直接到國外大學就讀,這些其實都沒錯,都是所謂走出舒適圈的例子。

其實走出舒適圈原先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定義,但是因為臉書盛行的關係,大家開始產生比較心理,總是認為,如果做的事情不夠體面、完成這件事所花的錢不夠多以及做這件事情的地點不夠偏遠、崎嶇,那就不算是風風光光地走出舒適圈。真正覺醒並且有意識到問題人會發現,到頭來,即使你做了這麼多,還不是沒走出「臉書舒適圈」。
                                                                                                            

一、將一切定義簡單化


其實要走出舒適圈很簡單,方法俯拾皆是,小從看一本以前不會想看的書;大到完全進到一個新專業領域,都是走出舒適圈。前陣子筆者去溪頭的台大實驗林爬山,過去都是走比較和緩的路線,那天帶路的人突然心血來潮將我們帶到一條「挑戰級」的路線,過程中,一度想放棄,最後筆者被連哄帶騙爬到山頂,看到平常看不到的美麗風景突然豁然開朗。走一條平常不走的路線,也算是走出舒適圈的一種簡單表現。又如筆者最近因為新工作的關係,我開始去看一些時尚與設計類的書籍,這類書我過去會看,但真的不常碰,這對我來講就是一股衝擊力量,讓我的思考從習慣的左腦轉到右腦,也可以說是「走出左腦舒適圈」。

二、參加活動不見得就是「走出舒適圈」


今年年初,我和一位朋友同時甄選上一個很有挑戰性的營隊,要參加這個營隊必須通過面試,說真的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不過最後她並沒有參加。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個營隊的內容,主要是商業個案研討、國際政治、模擬聯合國會議,而朋友她本身又是主修國際企業,雙主修政治,以前也曾擔任模擬聯合國社團幹部,因此對她來講,參加這個營隊並不能幫助她真正「走出舒適圈」。

另一個案例則是,我曾經在一份報紙文章上看到對抗大環境,提高就業機會,一大學生畢業前已經在三家不同的國內外企業實習過。一般人看到這樣文章,大概會覺得這個大學生真的太威猛了一點。其實筆者也覺得滿佩服的,只不過由於本身也待過這樣的環境,對於完全就業導向而實習的看法還滿不能苟同的。再者,有在企業實習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窄小的圈子,基本上到最後都是遇到一群同質性很高的人(通常都是朋友的朋友,改天吃飯其實也都會認識),唯一的不同點大概就在於在不同公司工作(有時候新東家跟老東家從事的產業還是一樣的)。除非是認為自己不善交際,可以透過企業實習多認識人,或是真的對某一個產業很有興趣,否則筆者並不建議花太多青春在企業實習,因為時間久了,會淪為一場亞洲人最擅長的蒐集證書大賽,而非你一開始期許的走出舒適圈。

三、不要把「走出舒適圈」和成功畫上等號


其實會這麼說主要是因為這是筆者過去自己犯的一個很大的錯誤。過去參加過許多活動,也在企業實習,這中間當然就認識了非常多人,因為每個活動都有一定門檻,所以其中也不乏名人子女。過去常有一種,誤闖上流社會的舞會的不真實感,也常會有一種交換名片,我們就是一路人的錯覺。其實社會終究是現實的,只是還在大學時期的我們或許感受不深,如果沒有三兩三,別人要介紹機會時,也很難第一個想到你。

「走出舒適出圈」比較貼切地說,應該是幫助我們發現自身不足的一種做法,這種不足可能是知識上的不足,也可能是態度上的不足,而透過做一件平常不太可能、不太願意做的事來反饋給我們,將能幫助我們在下一個成長階段,能有更多正向的改變。



延伸閱讀:

走出舒適圈迷思之二:真正想的人,他們從來不說

給大學生的營隊資訊分享與選擇建議







感謝您的閱讀,若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也歡迎轉載分享給其他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