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2

走出舒適圈迷思之二:真正想的人,他們從來不說


今天寫的這篇,主要是延續上一篇的概念。寫上一篇的出發點是想告訴大家,別把走出舒適圈想得太複雜,真正去做才是重要的。而這一篇,我將分享我個人以及身邊朋友的例子,這些其實也都是歸納出來的經驗,從這些經驗中,我發現真正想的人,他們從來不說,也從來不需要別人提醒。


Cross Country Cycling
圖片來源:Attila Magyar


第一個例子來自我個人,我在大學入學兩周之後,發現有許多課程跟我想像中的有很大的落差。接著的幾周,我感到失望、沮喪,也是在那段時間,我第一次萌生休學的念頭。當時我告訴身邊許多人這種感覺,但因為休學在亞洲世界可是件大事,沒有人支持我,即便我說的理由他們都感同身受,但對話的最後往往會回到,「希望妳能多想想」、「那妳之後打算做什麼?」,然後不了了之。

幾個月後,我找到一個亞洲世界比較能夠接受的方法-「轉學」。當時我已經發現自己比較適合朝商業發展,所以也決定朝這方面的科系努力。由於是與原本科系完全不同的領域,所以對於考試科目還滿使不上力的,再加上當有轉學的想法時,距離考試只剩下兩個月,因此我的處境並不有利。

當年的我,如今回想起來也不夠果斷,雖然知道自己想往那個方向去,卻往往在做反方向的事,比如說:害怕自己失敗、害怕與同學疏遠。我花了太多時間在和同學解釋前後原因,偶爾還會有種「說出來才會有上榜的動力」的錯覺。殊不知,兩年後才看見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示,「說出來反而會降低成功機率」,因為自己會被自己以及旁人的預先祝賀的話誤導成「已經成功」而鬆懈。

後來的我,如同預期般地落榜了,不過考試當天我倒看到一個外系的好朋友也不約而同地參加了同間學校的轉學考試,只不過,她是順利上榜的那個。後來回想,我們認識並且相處的那短短一個多學期中,我從未聽她提起轉學的念頭,因為這些真正想的人,他們總是不說,總是默默去做。因為成功的那天,自然有人會成為他們的宣傳團隊。

第二個例子來自我以前在科技產業的一位同事,在我們離開老東家時,他幾乎以無縫接軌的方式,進入一家知名外商公司工作。有次在與其他同事聚餐過程中,提起他的近況,在座一位朋友給了他這樣的評語:「他真的是一個很難從外在看出實力『原來是這麼好』的人」。不過就我對這位進入外商公司的朋友的觀察,我發現他值得更好的評語,而且他也絕對是一支可預測的優秀的潛力股。因為有這麼一件事發生在我們之間:

2012年底,我在我的臉書上發佈了非常多道的課外活動資訊,分享這些資訊主要是希望我身邊的人,特別是那些平常愛抱怨社會不公平、自己怎麼沒有資訊來源的人,能夠以懶人包的方式,看見這些很棒的活動,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去參加。

不過我發現效果似乎沒有很好,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資訊,我當時其實也不太在意,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以及選擇,每個人也都該為自己負責。

令人驚訝的是,我的這位同事竟然發現了,他雖然沒有在我的分享上直接按讚或留言,但他趁著一次會議時告訴我「謝謝妳的分享,我已經報名了,不過妳能跟我說一下我需要先準備好什麼嗎?」可想而知,他的積極當然讓我把自己所知的一點不剩地全盤托出。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進入外商公司我一點都不意外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他不會只是說,他還會努力去實踐。雖然在學生時代,不張揚的性格有時不吃香,但是長期來看,他或許才是「惦惦吃三碗公」的那個人。

後記:


在這件事之後,有時會有朋友的朋友想知道進入大公司的技巧,因而邀約一起吃頓飯。這之後的飯局,我幾乎能很快的分辨這些人究竟能不能成功。說起來很玄,但其實也就是關鍵的一句話:「妳之後快到的時候能再傳這個活動的消息給我嗎?」,我一聽到對方這麼說就感到害怕,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的想跨出那一步,你應該是在聽到消息時欣喜若狂,接著很努力的去追蹤這則訊息或是活動才對,怎麼會是把它當成別人的責任呢?


過去我常常開玩笑說:「在這個時代,能夠掌握資訊的人,就贏了一半。」,這種話誰都會講,即使說了也不一定對,因為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訊息量都是十年前的好幾十倍,不過能贏的還是只有少數人。我猜想是不是因為訊息唾手可得,所以大家對於資訊的珍惜與細心程度遠低於上個世紀,我的經驗也告訴我,這些真正想的人,他們對於資訊不只珍惜而且細心,最重要的是他們從不需要別人提醒。

前陣子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一段話,我覺得滿有意思的:「每當我們說我想怎樣怎樣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而是想讓別人看起來像是想怎樣怎樣。真正想的人,他們總是什麼都不說,想騎車的,一扭頭借個自行車,騎了就走」。


你現在有想做的事嗎?少說一點,趕快去做吧!


延伸閱讀:

走出舒適圈迷思之一: 比你想的要簡單的多

給大學生的營隊資訊分享與選擇建議







感謝您的閱讀,若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也歡迎轉載分享給其他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