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6

兼顧課業、工作、家庭-我的超倍速學習法(II)


上一篇文章發表之後,很多讀者透過臉書訊息給筆者正面回應,先在此感謝各位。本系列文章共有三篇,本篇將延續上一篇編號,希望幫助大家踏破彌天大霧,完全取得超倍速學習法的真諦。

Photo Via The City of Toronto, CC License


(八)聯想力思考法


人的記憶力其實很有限,為了將枯燥的理論記起,有時候我會將之連結到別的學科,這時候,真的需要一點聯想力。筆者在校是專攻英語教學,但興趣在於商業與國際關係。有次課堂在討論語言教學法變遷時,教授提出問題:「為什麼這時期的教學法如此注重精準的文法?」,我們組員討論之後回答:「很可能是因為當時歷史背景為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極力培養間諜與監聽人才,若不注重文法,很快就會露出馬腳。」而事實上,我們就是利用高中學過的歷史,結合上我們現在的專業來回答問題。


(九)當日複習最好


所有的學習,當日複習效果最好。筆者每天晚上睡前會思考一遍今天所學到的東西,做一次總複習和整理。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人的大腦在剛學完一樣東西時,並不能很完整的記下所有東西,因此需要靠著「重複」來穩定這樣東西的記憶。關於腦科學的部分,建議可以閱讀「大腦當家」這本書。



(十) 善用工具書


本篇一開始就提到的岩瀨先生,其實與筆者素昧平生,筆者是讀了他的著作「一舉開竅的超倍速學習法-7步驟讓我考上東大和哈佛」獲益良多。在看這本書之前,筆者從來不花錢在這類型的書籍上,因為不相信能改變什麼,當時是因為筆者在大學的英語教學專業讓我不得不研究為什麼有些人在課業上如此突出。後來,因為認識了一幫台大學生,在朋友介紹下又看了「台大特訓班」,同樣收穫不少。以前常覺得看這種書很丟臉,後來覺得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習如何學習」應該也是一件人生大事。



(十一)善用通勤時間

Photo Via craigdfreeman, CC License


筆者在課業最繁忙時,每周花九小時以上通勤,當時筆者就發現,如果不能善用這些交通時間,恐怕難以兼顧課業和工作。因此,每次通勤我一定隨身帶本書,不論是教科書或是課外書,我堅持把時間花在閱讀上,很多時候,作業或是期中考都是在通勤往返的時間內唸完的。一天下來,不但完成工作,更完成了作業,當然,也就不用像其他人一樣熬夜唸書了。


(十二) 挑一本適合自己的筆記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時有課業和工作時,一定不能沒有筆記本。筆者對於筆記本只有一個要求-「要能完全攤平」,因為不能攤平的筆記本幾乎很難好好寫個字。平常作為學生用這樣的筆記本還沒什麼關係,倘若是在客戶或上司面前,寫字的工整度也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觀感。除此之外,若你是一個很容易受到線條框架影響思考的人,建議認真找一本適合自己的筆記本,讓它幫助你隨時隨地記下自己的想法,不久的將來你會發現這中間的影響力。


(十三)觀察厲害的人怎麼做


這點其實跟「善用工具書」非常像,但工具書畢竟是就是一本書,見不著這些人時,你就難以相信這些道理。筆者第一次和台大學生上課時,上課猛抄筆記,當時授課的韓國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筆者非常興奮的舉手,並且發表一長串未濃縮的筆記。下課時,一起上課的一位台大學生跑過來跟我說:「你真的是筆記魔人耶!拼命的抄!」,我當時有點錯愕,但我知道他沒有貶低我的意思,後來我開始觀察他記錄重點的方式,我發現他大部分時間都聽老師講,一堂課可能只花三分鐘時間做筆記,每個筆記僅有一個「英文子句」或是一個「單字」。如此一來,他就多出許多時間思考以及回答老師問題。



(十四)找最簡單的方式理解


就讀英文相關的學系,每個人都會遇上一門必修-「西洋文學概論」,對於那些對希臘神話沒有背景知識的學生來說,一下子要記起希臘神話眾神的名字及親屬關係,真的非常痛苦。當時筆者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去看「波西傑克森」這系列小說。這部小說本身就是以希臘神話為基礎下去寫的,於是筆者便在享受小說情節的情況下,先熟習了希臘神話的背景與眾神關係


(十五)少量多餐學習法


所謂「少量多餐」,並不是說把一章節分成好幾個次來唸這麼簡單,雖然必要的時候,我也會這麼做,但大多數時候,我喜歡「看見事情全貌」,也就是一次學習一個完整片段,而每次則以概念深、淺做為區隔。舉例來說,若是準備法律考試,第一遍,我會先了解每個章節最基本、必考的概念;第二遍,則針對每章節進階概念;第三遍,才會開始注意那些特別案例。如此一來,能夠一遍一遍的加深印象,也不會在一開始時,讓自己覺得太難而抗拒。



(十六)膩了就換個口味

Photo Via  Ulf Liljankoski, CC License


人不是機器,我們不可能連續工作八小時都維持一樣的效率。這時候,我建議大家暫時離開工作也好、書本也好,去做做其他事。岩瀨先生在準備日本司法考試時,也不是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坐在書桌前念書,有時候,他會去彈兩個小時的鋼琴,轉換一下心情。我認識的台大頂尖學生也是,他們通常在下課之後,安排從事不同的活動,有時候是騎腳踏車,有時候是打橋牌,更有些時候去唱歌。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放鬆時,從來就是專心放鬆,不會想著等等還有多少書沒唸。



(十七)運動更能幫助思考


仔細觀察所有頂尖人士和學生,通常都會有一項專精的運動。這些頂尖人士和學生知道,要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才有可能做成大事。而運動本身也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血清素以及正腎上腺素,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這些愉悅的感覺能幫助人正向思考、轉換心境。



(十八)不要在散漫環境念書


唸書的環境非常的重要,雖說每個人習慣的方式不同,但還是有些大原則。一般來說,我不會選擇邊聽音樂、廣播一邊唸書。要唸書的時候,筆者通常會去圖書館或是K書中心,這些地方對我來說會產生環境刺激,看到別人認真的讀書,會有種「怎能不認真呢?」的想法。而人其實是無法久處於無聲環境的動物,圖書館或K書中心偶爾有人走動,也能平衡一下這種「寂靜」到念不下書的感覺。



(十九)高手中的高手很少熬夜

Photo Via  Tobyotter, CC License

前面提到過上課認真聽一遍,更勝自己讀三遍」,其精隨在於「認真」二字,而要怎麼能夠在課堂上集中精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睡飽和吃飽。一般來說,大家對課業高手的印象不外乎是唸到很晚。但事實上,在筆者近距離觀察幾十位頂尖大學學生的過程中,發現這些人之中拿到書卷獎的學生,相較於其他人以及一般大學生而言更重視「規律的作息」。這很令人意外,但事實是,他們很堅持「就寢的時間」,從來不流連各大社群網站。即使假日也會維持同樣的「起床的時間」,然後用別人還在賴床的時間去運動或是看一場展覽。與其說這些人真的靠「天賦」稱霸十幾年,不如說他們很清楚「規律」的槓桿力量。






延伸閱讀:






感謝您的閱讀,若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也歡迎轉載分享給其他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